洞庭之西“农”头舞 ——常德扎实推进农业强市走笔
2023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将着力打造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列入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内容,给常德农文旅品牌打造带来新契机。
(澧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感动中国人物沈昌健(左)在油菜基地查看长势。王明睿 摄
石门高山有机茶成为群众致富的“黄金叶”。(石门县委宣传部供图)
“汉寿甲鱼甲天下”叫响全国。(汉寿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农业机械播种与收割,已成为常德粮食生产的“标配”。 柏依朴 摄
西洞庭管理区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条。(西洞庭融媒体中心供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建设农业强省”“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和守住耕地保护红线”,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的发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凡此种种,无一不释放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上有令、下必应。“我们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更高水平的‘洞庭鱼米之乡’。”常德市委书记曹志强的一番话,道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源自这里有头顶长江、脚踏洞庭、腰缠沅澧的天然优势。
常德肥沃异常的耕地,与四季分明的气候、悠久的种植历史“撞个满怀”,成就着连续19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全省第一的佳绩,不愧于“鱼米之乡,洞庭粮仓”的美誉。
决心,来自这里有产业蓄势、技术赋能、振兴发展的后天耕耘。
2109个集体经济组织、3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证明商标、7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435个“两品一标”农产品的培育壮大,不负于“广袤农村,大有可为”的期许。
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冀;农村,正走出铿锵的步伐。
近年来,常德立足农业特色和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效率效能,实现稳产保供扎实有力、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朝着打造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市”目标阔步前行。
巍巍武陵,浩浩洞庭。如今,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波澜壮阔中次第展开。
责任在肩
——筑牢绿色高效、稳定供给“安全线”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力扩大油料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是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给出的考题。常德市委、市政府作为“优等生”,从容应答。
春耕时节,走进沅澧大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画面难得一见,绿色、环保、高效的科技手段成为生产中的一抹亮色。
在澧县中农锦秀千村农业中心,6661平方米的智能化育秧(苗)大棚,气势十足。集中化育秧工厂有效地解决优质稻高产、稳产、质优的难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扩大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和劳动强度。
“通过升级改造,智能密室实现了对温度、湿度的全天候控制,使育苗催芽的时间缩减至48个小时,出芽率达到95%以上。”该工厂负责人宋翔表示,今年预计能够为3万亩的水稻大田提供育秧服务。
移步换景,处处出彩。当目光转向桃源县漆河镇,田成方、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视野开阔,种粮大户姚迪纯熟练操作农机来回穿梭、翻田育秧。
2011年,桃源县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又推进土地平整项目,将小田整合为4亩一块的方正大田,同时加强基础配套建设,有效提升耕作率。“大田比起小田好操作多了,希望改造的大田再多些,我还想再承包多一点!”已经承包1000亩改造后大田的姚迪纯说。
一碗湖南饭,蕴藏着沅芷澧兰浸染出的常德馨香,彰显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力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常德担当。
2022年,常德市粮食种植面积883.8万亩,粮食总产377.53万吨,连续19年保持全省首位。除了是领跑全省的“米袋子”,常德还是远近闻名的“油罐子”。
阳春三月,油菜花开,万里飘香。在满目金黄的春日画卷里,常德油菜产业的发展脉搏触手可及。
常德拥有8个油料生产大县,油菜种植常年稳定在440万亩左右、年总产57万吨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我们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从油菜种植、油菜籽加工到油菜花文旅的全产业链。”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振宇介绍,依托油菜产业,“产业+文旅”品牌竞相涌现,城乡融合、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鼎城区十美堂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镇有油菜专业合作社15家、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2600家、养蜂合作社和专业户50家、油菜耕种收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183家,油菜生产规模化程度达70%以上。
基于此,这里连续举办7届油菜花节,累计吸引游客230余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2.9亿元,有效提高了油菜产业效益。目前,十美堂镇已获评“湖南十大最美油菜花乡村旅游点”、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当越来越多的常德粮、常德油、常德菜,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了,“大国粮仓”根基更牢了。
龙头引领
——蹚出做强特色、延长链条 “新路子”
在现代农业示范片,一排排嫩绿的油菜花齐刷刷地立在稻田中,随风摇曳;高标准生态甲鱼养殖基地,但见清波荡漾,生机涌动……春天的常德,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生机、积蓄着力量、充满了希望。
近年来,常德市聚力建设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形成了农业品牌打造多点开花,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好局面——
在中国“冰鲜家禽第一股”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封闭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家禽屠宰冷链配送生产线正有序运行。工作人员介绍,像这样的生产线共有两条,可日加工鸡鸭6万羽以上。
作为国内少有的“从农场到餐桌”的优质家禽养殖全产业链企业,湘佳牧业从生产、加工到冷链运输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已覆盖28省市,与近百家大型超市集团的3000多家超市及盒马鲜生、山姆等新零售连锁超市建立了长远战略合作关系。
在常德,龙头引领、做优做强的不只是产业,还有品牌。
汉寿甲鱼,洞庭一绝,名甲天下。在全国最大的甲鱼批发市场——汉寿县甲鱼综合市场里,每天都有近1.5万公斤甲鱼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要驰而不息抓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把‘汉寿甲鱼’名片越擦越亮,让其名声越来越响,成为全国甲鱼产业的‘风向标’。”汉寿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因地制宜,把甲鱼产业发展当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头等大事来抓。
如今,汉寿甲鱼养殖面积达15万亩,年产值达60亿元。“汉寿甲鱼”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双标”产品。
“汉寿甲鱼”是常德开展“品牌强农”行动,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最好注脚。
近年来,常德坚持“一县一特”“一县一品”,连续6年评选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3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逾450亿元,“德”字号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种养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催生出乡村新业态。
在壶瓶山镇大胜村,每年上百万元的农产品通过电商找到市场,翻山越岭、趟水跨江,走进千家万户。
“以前腊猪头卖不起价,但通过短视频带货,一公斤腊猪头肉从10多元卖到20多元。”大胜村女婿伍学峰开起电子商务公司,设立电商服务站点,利用短视频推介山村好货,每年带动大胜村及周边村民增收近100万元,给村庄发展锦上添花。
2022年,常德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51家、省级标杆龙头企业2个,均排名全省第一;连续20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2%,高于全省平均;鼎城、桃源、澧县、安乡等地入围“洞庭香米”产业集群项目……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记录着常德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精彩跨越。
科技赋能
——唱响种业创新、智慧农机“好声音”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安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是关键。
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指出,加快种业创新和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这已是常德打造“农业强市”的题中之意。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常德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科技现代化,不断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实现突破,为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优质提供“源源动力”。
它顺势而为,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常德有9000年的稻米栽培和生产历史,市面上水稻品种共有1000多个,实际种植的品种有400多个,农民面临着“品种多而杂不好筛选,种植风险高”的困境。
为了让老百姓有种植效益,常德农科院面向全国征集110多个品种,经过严格的田间筛选比较,最终选出4个品种作为主推品种,并根据常德气候特点和种植条件,形成一整套技术推广创新方案,让一粒稻种,走出条条“稻”道。
此外,常德农科院还致力开展油菜新品种选育,培育的早熟油菜,180天可以成熟,不与粮争地;培育的菜用油菜,成功让油菜从常规应用向多功能应用转化。“传统油菜亩产值七八百元,而菜用油菜既可采摘菜薹食用,又能结籽榨油,亩产值达到6000元左右。”农科院专家朱传霞介绍。
它借势而上,打造智慧智能农业装备制造高地——
在汉寿县的中联重科农机生产园区,一辆辆新型农机产品接连驶下生产线,马不停蹄装车送往农机销售市场。该公司负责人预计,今年春季将生产1000台拖拉机、2000台抛秧机,有力保障各地春耕需求。
在常德高新区,生产厂房300亩、产品试验基地50亩,集研发、制造、服务、培训、示范于一体的中联重科湖南智能农机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十四五”期间,总体产能将突破100亿元,将助力常德成为国家级高端智能农机产业集聚区。
它乘势而进,打造智慧农业新标杆——
“一台机器可移栽50亩油菜,相当于70个人工一天的工作量。”在位于西洞庭涂家湖村的水稻育秧工厂,负责人安忠介绍,该厂全年依次用于早稻、再生稻、中稻、晚稻机械化移栽硬盘育秧和油菜育苗,水稻育秧一批次可机栽2000亩大田。
得益于西洞庭的优质地理环境,水稻育秧工厂通过省水稻研究所指导科学选种,机械化育秧、育苗,精确施肥、稻油轮作增值增收等,成为节省耕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广双季稻、稳定粮食产能的有效措施。近两年,中国水稻研究所、隆平高科纷纷与其合作,每年有70亩品种示范在此培育。
无独有偶。位于石门县的湖南湘九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橘树苗也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福利”。水肥一体化的地下灌溉系统集蓄水、动力、过滤、输送等功能于一身,可根据系统监测到的土壤温度、湿度,精确地给橘树苗浇水、施肥,助力茁壮成长。
放眼望去,辽阔的沅澧沃野上,“数字引擎”点燃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星星之火,逐渐汇聚成迅猛的燎原之势,燃烧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热情。
农旅融合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幸福“新画卷”
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该是什么样?
可以是农耕文化浓郁,如澧县城头山村——
这里以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以稻作文化为主线,打造了集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示范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包括稻田彩绘园、农耕体验园、稻田民宿等8大板块,让人对农耕生活有更加直观的体验。
可以是红色文化浓厚,如临澧县高桥村——
这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的故乡,围绕林伯渠故居这张‘红色名片’,着手激活“绿色元素”,以红色资源优势激发旅游潜力,以旅游产业反哺农业产业,精心打造万亩生态油茶园、百亩瓜果采摘园、千亩太空莲花园等农旅融合项目,集生态、景观、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绿色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农业强市”的应有之义,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常德深谙其道。
“原来咱们乡村振兴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迹可循啦!看来我们得更加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鼎城区草坪镇三角堆村的村干部陈忠喜在读书分享会上兴奋地说。
一直以来,草坪镇创新“农家书屋+”模式,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社会乡贤参与农家书屋文化阵地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从而积极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丹砂村和义渡村,是两个相邻的村,坐落在沅江畔,处于丹洲乡的最边缘。近些年,村里不少人选择进城安家,或是异地建房,遗留下一批年久失修的老式红砖房,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明珠蒙尘,幸得伯乐。一次偶然的机会,50多岁的陶艺爱好者黎龙发现这里的“乡野之趣”并留下来。他还带动身边的文化爱好者入驻,不久丹砂村40多间闲置房屋,有28间被艺术爱好者长期租用,且逐渐辐射到附近的义渡村。
“为艺而来”的新村民,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文化兴村”灵感。丹洲乡对以义渡村和丹砂村为中心的闲置房统筹施策,村干部和老党员逐户联系屋主对外招租,引入从事文化艺术类的租客入驻,“艺丹沅”文艺部落应运而生,民谣歌手唐唯还在这里办起乡村音乐会。截至目前,“艺丹沅”共吸引25家文化协会、文艺工作室和55名艺人入驻,引入投资项目13个、近2500万元,有近3万人次前来观光。
毋庸置疑,在新村民眼里,丹砂村和义渡村俨然是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看山,满眼苍翠;望水,碧波如镜;进村,别致雅静……游走在沅澧大地,一个个美丽的村庄如诗如画般呈现在眼前。
走向振兴
——鼓足自我发展、共同富裕“钱袋子”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干。
“给妻子治病花光积蓄,还背了债,搞养殖让我脱了贫。”一年365天,张自宏都守候在自己的精养鱼塘边,时而走走看看,时而割把鱼草喂鱼,水面粼粼波光反射到他的脸上,照出如今的安稳与幸福。
张自宏今年55岁,是津市市新洲镇五泉社区居民。2014年,因妻子患病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甘于此,开始自主创业,承包下社区的30亩精养鱼塘养起四大家鱼,在政府帮助和自己努力下,目前鱼年产量稳定在8万斤左右,年纯利润达4万元左右。
初春微雨时节,走进临澧望城街道和平社区的稻香农机专业合作社,王涛脱下厚重棉服挽起袖子,一边指挥着员工从供销社农资配送车上搬下预订的化肥,一边爬上钢架棚里停放的旋耕机仔细检修。
今年36岁的王涛,承包着3000亩农田,是临澧县响当当的种粮大户。2009年,大专毕业的他就开始创业,却始终找不到方向,直至2017年他脱掉皮鞋换上泥靴,成了职业新农人。
2022年,王涛与社区供销社合作成立了惠农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为周边村民及脱贫户提供“一条龙”耕种服务,辐射面积达18000余亩,促进每亩增收近200元,带动了周边335户农户和28户种植大户致富。
沅澧大地上,一批批张自宏、王涛这样的新农人搭着乡村发展的快车,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兴农人”、主力军,诠释着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愿景,展示着农业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
武陵区芦荻山乡依托乡级集体资产资源,联合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了常德市第一家乡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自联合社成立以来,承接了乡村振兴、农村农业、水利等部门小型建设项目12个,共计产生收益50万元左右。
津市市毛里湖镇大山社区新建的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引进企业开展服装、假发、面具等组装加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全年为集体经济创收200万元以上。
……
近年来,常德市通过健全促进增收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多种手段,走稳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努力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目前,常德市建立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768家,发展“飞地经济”21个,共建联营服务站122个,2103个村(含涉农社区)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2.84亿元,村均收入超1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村达22个。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这一连串的梦想,正照亮在常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桑田沃野展新貌,乡村振兴再出发。常德将踏着时代鼓点,载着民心所盼,在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成果、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展示农业大市的责任担当,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